4月23日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根据会后新华社播发的通稿,我们可以感知宏观政策的新变化。
通稿里,值得关注的是这么几段话:
1、要加强顶层设计,抓紧出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办法,使各地区各部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有所遵循。要支持各地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途径。
2、首先要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同时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注重引导预期,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3、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支持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继续简政放权,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融资、用能和物流成本。
4、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要更加积极主动推进改革开放,深化国企国资、财税金融等改革,尽早落实已确定的重大开放举措。
5、要推动信贷、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健康发展,及时跟进监督,消除隐患。
我的分析如下:
第1句话,透露了中央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未来会建立新的指标体系、统计体系,以及政绩考核办法。这是经济的长期利好,但却是短期利空。这意味着,落后产能、污染产能会继续被压缩,一些落后地区的大项目会继续下马。
第2句话,“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是个新的提法。去年末的经济工作会议通稿里,没有提及“扩大内需”。现在中美贸易战爆发,中国靠出口拉动经济时代的基本终结,未来需要扩大内需。
第2句话还重申了货币和财政政策,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事实上未来存在“宽松”的可能性。我之前在专栏里讲过,在经济转型升级完成之前,中国的经济周期将越来越短促,利率也将长期在较低水平,很难趋势性加息。
2016年到2017年,中国经济在房地产刺激下,摆脱了2012年到2015年的低迷。但基础并不牢固,随时可能再次出现下行压力。2018年下半年,就能看得比较明显。此前央行“降准置换MLF”,其实已经是一种变相的“降息”了。近期“资管新规”的推迟实施,也是给市场缓冲,防止把金融行业逼急了猝死。
第3句话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再次赫然出现。这句话的出现,也意味着加息可能性的降低。此前央行曾放宽存款利率上浮的限制,此举有刺激利率上升的可能,但这不是央行的本意,央行的本意是要在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时候,解决“利率双轨制”的问题。否则,我们宣称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完成”,就有水分!
第4句话里,“要更加积极主动推进改革开放”耐人寻味。这句话的反面是:不积极主动改革开放,或者是被动地改革开放。你可以细细体会一下其中的语义。
第5句话最为重要,原话是“要推动信贷、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健康发展,及时跟进监督,消除隐患”。
把信贷市场、股市、债市、汇市、楼市这“5个市场”放在一起说事,是史无前例的。重点在后半句的“健康发展”和“及时跟进监督,消除隐患”。
最近谁的“股、债、汇”出问题了?俄罗斯!此外,还有正在维护“联系汇率制”的香港。很明显,中央是在提醒:在“贸易战”胜负未分的时候,绝对不能在“金融战”上被人家打倒!
所以,上周央行降准的时候,我提醒大家:其首要目的是稳住股市。此后又提醒大家,要小心股市、债市出现闪崩。事实上,如果不是美国财长在周末释放出“愿意谈判”的信息,4月23日(周一)A股极有可能大跌。现在中央显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此外就是楼市。楼市也要“健康发展”,这不仅仅包括“不能大涨”,更包括“不能大跌”。
为什么把5个市场放在一起说?因为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在经历了2015年股灾,2016—2017楼市大涨之后,高层显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所以改革了金融监管体系。
总之:这次政治局会议,已经开始为“中美贸易战”长期化做准备了,暗示大家小心“金融战”,避免出现“股、汇、债、房”的异常波动。重提了“扩大内需”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宽松”埋下了伏笔。换句话说,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在从事实上的“稳健偏紧”转向“稳健中性”。M2同比增速将很快回升到两位数。
2018年的楼市,越来越没有条件“入冬”了。在维持价格稳定的情况下,让楼市成交活跃,是官方愿意看到的。对于刚需、改善型需求,今年将有更多的支持措施,看起来似乎楼市调控有所放松。但另一方面,一二线城市抑制投资、投机需求的举措也可能增加,比如让更多的城市实施全面的“限售”!
最新动向:受上述消息的影响,4月24日深沪股市出现了大幅反弹,上证指数大涨了超过60点,涨幅接近2%。其中房地产板块上涨了2.2%,多只地产股涨停。
利率越高,负债越多,别让房贷捆死你的人生。关注“【融城网】说房”()公众号,轻松掌握最低银行贷款利率。少一点利息,早一点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