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互金行业内有个趋势愈发明显,金融的归金融,科技的归科技。
其实,这并非一个新现象。2013年之前,金融的是金融,科技的是科技,便属于常态,天经地义。2013年之后,互联网金融作为新业态崛起,互联网与金融、科技与金融的界限才开始模糊。
边界不清,也就起了冲突。
在余额宝、微信红包、线下扫码等互金拳头产品的体验冲击下,市场一度认为,互联网公司可能更擅长做金融。一个时期内,传统金融机构成了即将“被颠覆”、不知变通的古董,互联网金融机构作为新业态的代表,被寄予“厚望”。
这个阶段,互金巨头自己也是摩拳擦掌,对于“颠覆者”的身份充满期待,而传统金融巨头,则一边在口头上“质疑”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有效性,一边在行动上积极地转型、备战。
双方的这种对立情绪,在第三方支付领域表现地尤为明显。在线下支付标准上,传统金融机构曾集体站台云闪付为代表的NFC技术,而第三方支付机构则选择了扫码支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