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现金贷平台一个,目前平台注册用户400多万,每个有效客户3块钱,整体打包便宜出售,支持APP下线,并且全程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最近这段时间这种话语经常在行业圈出现,在现金贷政策密集下放的时候,现金贷平台们也渐渐感觉到了回天乏力。
时间一晃转眼间就是年底,冬天已经临近春天也不会太远。回顾互联网金融这几年的发展,春天好像还真不是一个好季节,每年的跑路潮也基本从冬末春初开始,去年的春天我们迎来了e租宝,今年的春天我们即将迎来现金贷的一刀切和P2P的最后验收。
现金贷政策出台之后,探长最近也是忙坏了,首先自己的主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业务量上去但是收入确是降低的,而同业里面的竞争对手为了分抢最后一波利润,开启了野蛮收割模式,但是野蛮之后不仅自己没有捞到好还把整个市场做得乌烟瘴气。
好了其它不说了,回到正题,简单说一下今天的主题被监管击沉的互联网金融。
在探长的印象里面,每一次监管出台我们总会看见很多不同的解读,在这里探长将其简单归类为一下三类,
第一类:平台人士,我们拥抱监管,监管将有利于互联网金融长期稳定有序发展;
第二类:互联网金融研究人士,草泥马的监管,脑袋吃翔了,有这样一刀切的?
第三类人士投资人:诶这个政策好像没有保护我们啊,这个政策不好,风险准备金取消了,以后我不投资了等等。
而作为行业人士来看,监管也许有一点严苛。互联网金融有长达10年的历史,中间经历的野蛮爆发,电商发展,资本售卖预期,资本寒冬,死亡寒潮。10年对于一个行业来说也许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互联网金融这个羸弱多病的行业来看实属不易,这中间也有我们监管的宽松鼓励态度。
但是其导致的最终结果也许并不尽人意,在宽松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资金挪用,豪宅、跑车、自融、炒股、做老鼠仓、跑路等丑陋的事物。依靠互联网技术而建立起来的信任体系在这些丑闻之下被击得千疮百孔,行业已经越来越困难。
而在这个时间节点我们的监管并没有做出什么实质性的行动,而当e租宝事件震惊全国,成千上万投资人游行示威的时候,监管才真正意识到了,这个野蛮生长的孩子是该管一管了,所以自15年伊始,各部门监管意见层出不穷,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政策直接把互联网金融逼在死角瑟瑟发抖。
现金贷的出现让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出现了转机,这里面上市的那几家基本都涉猎这些业务,也是基于这个产品,让很多P2P公司走出了盈利难的困局。
但是这个新生事物却带着野蛮的天性,首先广告以便捷,方便等字眼忽悠用户,只字不提利率问题,其次绝大多数采取以前民间借贷那一套暴力催收,导致很多家庭或者很多底层人士以债养债,毁其一生;最后并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机制,本质就是一堆小现金贷平台给头部平台的接盘游戏,金融最终都是旁氏骗局,只是谁是良性谁是劣性而已。
而在这整个发展过程里面,我们的监管是有足够充分的理由对其进行规范引导,但是监管似乎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等到这个行业被全网媒体铺天盖地讨伐的时候,它才意识到这已经变成了一个民生问题,需要监管来进行维稳。
也就是这样,一刀切的政策以雷霆姿势出现在了大众视野。
在业内人士看来,现金贷政策也许是近几年政策里面最野蛮粗暴的,
其一:现在的投资人的风险教育并没有完成,绝大多数投资人都是抱着平台兜底的态度进行投资,投资人分析平台,分析资产的能力并不高,甚者绝大多数都是羊群效应群体,大家说什么好我就去买什么,买完之后你问他为什么买他完全不知,他只会告诉你他们都说好,而让这样一群投资人去承受因为监管所带来的风险,探长个人觉得是相当不负责的;
其二:我们的监管层大多数都是银行出来的资深人士,对于金融风险以及社会影响力不是没有评估能力,现金贷的出现本身就带有原罪,所以在其之初就应该有相关政策来引导这个孩子走上正途,但是我们看到的事实并不是这样;
其三:一刀切之后,投资P2P的投资人开始恐慌起来,现金贷的一刀切也就意味着这个行业的后置风险将会转移到P2P头上,毕竟70%的现金贷资金来源于P2P平台,而最终的结果又将导致不少涉猎现金贷的P2P平台遭受资金挤兑,如果在加上后置风险,也许这一年的冬天比往年都要寒冷。
写在最后,验收即将完成,这个行业终究被银行体系出身的监管层击沉,他们在面对互联网冲击的时候直接选择一刀切似的保护银行奶酪的政策,而这政策的背后所带来的是低利润、低估值、高风险、高成本、高门槛。网贷行业已经没有多少故事可以述说,概念也无需再过度吹嘘,毕竟自己以前拥护监管装过的逼现在也只能自己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