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融城网 > 在线贷款 > 网贷资讯 > “首付贷”为什么会被叫停?

“首付贷”为什么会被叫停?

时间:2018-11-29 人气:


一、

1998年的时候,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朱镕基总理开启了房地产时代,以地产行业,拉动基建、内需,经济也很快走出了阴霾。

2004年,房价一路井喷,地产行业进入“黄金十年”。此后数十年,富豪榜上,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其他行业无出其右。房地产行业,也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使得10%的GDP增速成为常态。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房价短暂平稳后,在“四万亿”的刺激下,又是一波飞起,带领中国经济走向复苏。

最近两年,面对“当下复杂的经济形势”,李克强总理,在分别试过“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股市”和“供给侧改革”之后,整体情况,还是萎靡不整,最终还是使出了“房地产”这一招。

二、

在面临经济下行的时候,什么招,短期内都是难以奏效的。而执政者的任命周期性、政绩的考核性,又逼着他们不得不做些短期考虑。

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候,房地产成为最佳突破口。原因在于它能改善地方政府债务和银行金融系统健康性。当然楼市的火爆,同时会盘活诸多行业与资产。

钢铁、水泥和建材等基建行业,直接满血复活。

三、

在我个人看来,“去库存化”等概念的提出,实质是完成债务最终承担者的转移。

这两年,由于房地产不景气,房地产行业负债率往往是非常高,而与之捆绑在一起的是地方政府、银行等利益相关者。也就是说,如果房地产库存不予解决,最终的存货风险(也就是没卖出去的房子,放在手中就是垃圾)会导致“财务困境”,进而引发债务无法偿还,银行和政府利益会直接受到严重损害。

但楼市不景气,房产换来的货币价值,相比于正常情况下,完全是杯水车薪。这也就意味着银行存在很多垃圾资产,这对于银行而言,是无法承受的。

我国地方政府,还面临一个地方债务危机问题,决策者知道,继续发地方债是行不通的,终究需要有人买单。因此“严禁地方政府发债”的中央文件就有了。

房地产的火爆,至少表面上解决一部分问题,效果也十分显著。

支持大众去买房,完成债务转移,原本集聚在机构和政府的风险,就以这种形式分散开来,就那么代替这些机构或者政府的个人,就成为这些债务的最终“投资者”。

四、

通过债务转移,机构和政府,实现了健康的“身体机理”。

而民众,这些消化“库存化”购房者,是人数众多的,是能够通过“勤劳的耕种”去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的代价,就是这些人再辛苦一点。

最重要是,辛勤的人们,是无暇做出一些“社会群众性质”的活动,也就不会导致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参与激烈“社会群众性质”活动的人往往都是无业游民。

五、

其实,决策者们,也有自己第苦衷。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一个稳定而坚实的国内经济环境,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严重影响了目标的实现。看看邻国日本90年代的“广岛协议”、98年“泰国”、“韩国”的遭遇,想想都让人心有余悸。

如果这样的事情爆发了,后果不堪设想。国家发展,直接倒退二十年,这种说法,毫不夸张。

重申一点:国家的利益,比个人利益重要。让你接盘,消化库存,有其非常现实的意义。

而在此之前,决策者在智囊团的帮助下,试过的几副药剂“一路一带”、“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股市”和“供给侧改革”,目前效果难以显现。

所以火爆的楼市,似乎成了最后的凯撒。

六、

回过头来,我们看到近期各种新闻,例如任志强微博被关闭、链家地产被痛批、上海的房价暴涨,“去年白干了”的说法、沈阳“零首付”、这两天的停止“首付贷”等等。

这些其实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这些信息,不敢说是某些人有意而为之,但客观营造出某种氛围,让持币观望者不敢再犹豫,直接买房去了。

我身边的朋友,最近忙着买房看房的非常多(各位读者,看看你们身边自身的情况,一定能够感受得到)。

这种氛围在整个社会也会逐渐蔓延开来,反过来又拉动和促进了楼市发展。(如果进入良性循环,经济就会复苏)

目前楼市,只是一线比较活跃,二线、三线以及四线城市,仍然非常不感冒。其实这在客观上说明,房地产库存有多严重。

让农民也能住上商品房,或许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另一方面,也得筛选这批购房者的资质,把次级债风险控制到一定程度。

今天文章聊的话题,就是停掉”首付贷”问题。在经过上面的叙述,各位对这个问题肯定有认识了。

“首付贷”的贷款者,很多确实资质不够,08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在这批“不合格”的借钱者上面出了问题。

究其原因,就是债务风险由“个人过渡到金融机构”,这点和当下债务风险转移,其实是违背的。

七、

所以,停掉“首付贷”,其实一方面是为了“造势”,营造出楼市火爆的氛围;另一方面是“防止债务风险的回流到机构”,违背了最初的目标。

八、

我所分析的,都是错的。


展开,查看全部
  • 相关文章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