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以P2P、众筹等为代表互联网金融在中国蓬勃发展,其中既有诸多创新模式的探索,也不乏形形色色的浑水摸鱼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平台的涌现,互联金融的投资者、从业者以及研究者们纷纷把视线瞄向了监管政策,而人民银行、银监会、最高法等各个部门的官员也在各种会议场合发表了在老鹰看来互相矛盾的看法。老鹰已经发布多篇文章梳理了监管层释放出来的各种信息,得出的结论是监管落地还为时尚早。那么在监管政策尚未落地的今天,互联网金融从业者该如何找准方向,迎接即将到来的黄金发展期呢?
虽然细则仍在细究,但监管思路却越来越明朗。在2015年金融街论坛上,银监会网贷协调处处长许晓征表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思路,首先是一种创新的监管理念,它不同于传统的金融机构、持牌机构的监管,应该是有一些更新型的监管思路和保护创新的理念在里面。其次就是包容性的思维。再者是规范发展,底线思维。
许晓征还指出,监管实际是为创新提供一个更好的合法合规的经营环境,对金融创新来说应该是一种保护。反过来说,创新的发展也给监管者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更新的监管理念。
让我们把视角前移,或许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博士10月16日的讲话更能给我们指引出未来发展的方向。
10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的金融企业座谈会上提出,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鼓励互联网金融依托实体经济规范有序发展;坚守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老鹰曾在《再谈监管与去担保化》一文中论述了为什么国家最高决策层要鼓励支持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这里不再赘述。但老鹰追踪研究监管层释放出来的讯息后发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博士每每在人民银行和/或银监会意图收紧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时,总会出来讲话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开一扇窗。
老鹰因此认为,最高决策层对互联网金融总体上是持鼓励支持创新的态度的,对于将来的监管也是会持创新、包容、鼓励的取向的。同时会更加注重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更加注重推动实体经济直接融资,更加鼓励互联网金融平台加强资产端的风控。
关于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老鹰有如下几个基本观点:
1、监管层要强化信用环境的建设与监管,风险源于信息不透明和信息不对称,监管层要推动平台自律,自觉如实公示业务/项目信息,透明展示资金真实的去向,推动中国信用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要想实现最终的“平台去担保化”,推动平台做“信息中介”,必须要首先配套健全的信用体系。堵住**、骗子等失信者钻空子的漏洞,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让从业者不敢骗、不能骗、不想骗。切实规避市场主体的道德风险。
2、监管层要加大投资人风险教育的力度,让投资人学会分辨风险,明白投资有风险,风险自担的道理。杜绝赚钱不纳税,亏钱骂政府的事情发生。
3、在市场信用环境没有健全之前,监管层应该默许市场主体通过各种方式对平台进行增信的尝试。不应该一刀切,更不应该超前划线。
4、平台从业者要扎实做好资产端风控工作,积极打造平台信用。不能在不懂金融,意识不到风险的情况下贸然冲量做大。更不应该在明知风险的情况下刻意伪装中介,只顾资金端盲目吸金,不顾资产端风控,甚至将资产端风控这个核心业务假手他人来操持办理。
5、平台从业者应该专注于自己熟悉的细分领域做深做细,精耕细作,打造闭环生态链,依托核心资产积极开发周边产品,延展产业链条,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平台思维,统合上下游资源,服务更广大群体。
6、平台从业者要常怀敬畏之心、常思膨胀之祸,且不可盲目贪多求大求快。一定要稳扎稳打,扎实练好内功再图发展,活得长才有未来。
7、互联网金融投资人要加强学习,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做一个懂行的投资人,不要贪图高息,更不要跟平台玩跑得快游戏,尤其不要盲目跟风。要对自己的资金负责,要时刻记得本金最大,要有生命共同体意识,在明辨平台是否真的做事的基础上,选择优质平台进行价值投资,避免发生听风就是雨的恶意挤兑等踩踏事件,避免因为投资人的投机心理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8、第三方媒体/资讯平台应该恪守中立,配合监管层做好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为互联网金融投资人普及投资常识、进行风险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