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曾指出,对很多传统行业来讲,互联网信息技术不亚于电的发明对所有传统行业的改变。从近两年行业内层出不穷的金融模式,我们也可以看到,拥有了互联网基因的金融业,一池春水不再平静。
从线上支付、余额宝类货币基金再到现在p2p,互联网金融领域风生水起。在我们所处的行业,质疑不断、困惑不断。但值得庆幸的是,这些怀疑的声音也恰好证明了,互联网金融正在不断突破,前进再前进。
“神逻辑”被颠覆
有学者曾经犀利的指出,在过去300多年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已面目全非,然而银行业的基本制度和运营逻辑并无大变——“这几乎是没有天理的事情。”到了2013年,这一固若金汤的“神逻辑”终于被颠覆了。以余额宝为先驱,互联网金融开始让银行猝不及防。但银行面临的挑战远远不止产品和利息,而是公众对新方式、新服务、新思维的高度认可和接纳。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客户获取成本的低廉、对信用的理解以及互动的服务链,是银行业完全陌生的。也就是说,银行并没有做错,仅是做的不够,就已被击败。
“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手机看看余额宝”这一度成为理财“菜鸟”的日常习惯。除了把存银行的钱放进余额宝赚点零花钱,互联网金融也以人们不太容易发觉的方式,渗透至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大家开始尝试二维码付款、微信打车、网购彩票。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显然为我们创造了更便捷高效的生活、支付、理财条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行业内将出现更有针对性的,深入垂直细分领域的服务出现,或许能够彻底改变你我的生活。
不是“捣蛋的小孩”
互联网金融颠覆了传统金融的思维,创新了金融服务模式。虽然被称为传统金融的“搅局者”,但互联网金融并不是“捣蛋的小孩”。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互联网金融可谓成效显著。
从p2p平台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的意义,其一就是打开了中国的次贷市场。
在美国,贷款市场的“次级”(Subprime)及“优惠级”(Prime)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作为划分界限的。根据信用的高低,放贷机构对借款人区别对待,从而形成了两个层次的市场。在我国,也同样存在这样的分层。长久以来,互联网金融贷款的前端,也就是融资方的信用评级不完善也不透明,草根、小微企业大都成立时间短,缺乏历史信用数据,很难提供可抵押物,所需金额又小又急,按照银行业现行风控标准很难获取贷款。
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传统体制内的金融机构缺乏与小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融资渠道、融资体系,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的水平,致使大量的小微企业没有与传统金融机构发生过借贷关系,只能通过民间借贷解决他们所面临的融资困境。因此,次级市场潜藏着巨大的投资需求,并且尚未被完全释放。
而互联网金融的好处是它可以突破时空局限,以及拥有巨大的成本优势。互联网金融具备“长尾效应”,相较于传统金融,它更具包容性、大众化等特点,能覆盖到过去传统金融接触不到的那部分大概率的人群需求。诸如理财范同类的p2b平台,就在深耕这一块次贷级融资市场。
其二,则是推进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进程。
相信很多非业内人士会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互联网金融这么火?特别是你们p2p网贷平台。其实,无论是担保模式、无担保模式、还是债权转让模式,还是纯民间版借贷线上化模式,都是一种把资产再证券化的衍生过程。就是把债权,进行再证券化,变成理财产品,再进行流通和交易。从而达到了把死水激活成活水的效果。
虽然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改革目前并没能全面实行,但互联网金融抢在了制度前面,把能证券化的资产提前证券化。正是这样一种抢在制度之前的创新,触发了火爆的中国式互联网金融。就自身来说,理财范能在短期内能快速崛起,也是得益于走对了资产证券化这条道路。
多样化、个性化金融趋势
在欧美等金融服务发达国家,金融服务更为多元化、立体化,覆盖了几乎所有人群,并且他们的富裕阶层基本都在四五十岁,互联网金融并没有太多机会。而在我国,由于富裕人群较年轻,并且使用互联网金融的大部分是80后、90后,他们对新科技在财富管理方面的运用有强烈需求。因此为这些主力消费人群提供多样化、个性化金融服务,或将成为今后的互联网金融的新方向。
很幸运,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道路上理财范已经启程,并且在不断加速。伴随着资产渐趋多样化以及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投资者可选择的产品也会越来越多,针对细分人群的“私人订制”产品也将出现。
互联网金融不是取代传统金融,而是以新型互联网思想为主导,以新型互联网技术作支撑,优化和提升现有金融体系的功能展现,带来一个更注重客户需求及个性体验的金融时代。在新技术浪潮面前,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机会是均等的。在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新旧理念的不断碰撞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互联网时代中国金融业将迎来崭新的发展契机。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网贷天眼官方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