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附近走访发现,电线杆共享单车车身以及公共通道、餐厅和商业区的墙壁、宣传栏,被贴上了形形色色的现金贷小广告。“无抵押无担保”“无需任何手续费”“快速到账”等极具煽动性的宣传语,极易让一些急需用钱的员工心动。经记者调查了解,不少人曾深陷现金贷债务危机。这种以小额、高息、无场景为特征的短期信用借贷业务,虽然以“普惠金融”之名诞生、光鲜亮丽出场,却往往为借款人“贷”来许多问题。对这些来路不明、资质存疑的现金贷业务,您一定不要盲目轻信。
现金贷或成“陷阱贷”
只需用手机号码注册、填写身份证等信息便能快速借到钱,近两年,非银行机构开展的现金贷业务迅速崛起,席卷各地。但由于高利息、高罚金、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等特点,现金贷可能让借款人一脚踩进深“坑”,最近就有不少人中招。
贷款不成反被骗
“回想起来,自己那时简直太蠢了。”小浩懊恼地告诉记者,他曾有过贷款不成反被骗的经历。
今年六月,小李想换一部苹果7手机,但手上余钱不够,羞于向同事借钱的小浩想起了“江湖救急”的现金贷。他上网选了一家自认为靠谱的平台,加了客服微信,与其商议借款事宜,并告知个人信息和贷款金额。客服告诉小浩,贷款必须先交利息和操作费,贷款心切的小浩按照对方要求,用蚂蚁花呗购物的方式前后三次向对方支付700元利息,又发了103元红包给对方作为操作费。客服还向小浩确认了他的微信是否绑定银行卡、卡里有无余额等信息。
“我想着应该马上就能拿到钱了。”交完各种费用后,小浩不仅没有心疼,反而有些激动,好似已经看到新手机在向他招手。但小浩没想到的是,客服称需要他的微信账号与密码,代他操作贷款事项,鬼使神差地,小浩同意了。苦等几个小时后,小浩没等来汇款到账的消息,却收到了银行卡余额2000元被转走的短信通知,小浩急忙登录微信,发现贷款公司客服已将自己拉黑。小浩傻了眼,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无独有偶,与小浩有类似经历的还有小琪。9月中旬,因为急需用钱,小琪在手机应用商城中下载了一款现金贷APP。在网页上填写个人信息后,贷款公司的工作人员打电话与其沟通,言辞亲和有礼,很快博得了小琪的信任。互加QQ后,对方还煞有介事地通过QQ邮箱为小琪发来一份贷款合同。他还告知小琪,因贷款数额较大,需要收取2000元保证金。小琪毫不犹豫地用支付宝将钱转到对方指定账户,等待的过程中,她发现对方并未给其放款,反而以各种名目让她继续转钱。小琪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这个看似正规的贷款公司,其实是诈骗分子的新“马甲”。江湖险恶大家别一时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