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些车贷机构打出零首付低利率的口号,吸引消费者购车,这也确实让人为之心动。但很多人会怀疑:“零首付分期买车真的是零首付吗?那利息会不会很高?”很多人既想得到优惠,但又害怕掉入陷阱里,对此而忧心忡忡。
贷款0利率
一般来说,厂家为了促销某款产品,会出一些金融政策,吸引更多消费者买这款车。那么这部分的利息由谁承担呢?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由厂家和经销商共同承担,但是,天上不会掉馅饼。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0利率,经销商也要收一笔手续费,相当于是利息。
宣称的利率过低
一些4S店销售员会在购车时向你推销不同的金融按揭方式,但往往吸引你的,都是那些低利率的金融按揭,但是往往买完车回家一算,才发现并没有便宜很多。这是因为虽然利率低,但因为是制定按揭方式,所以会有很多附加条件,比如按揭过程中收取各种押金保证金等、保险种类增加等等。
支招:
贷款除了看表面的低利率,更要看总金额多花费了多少。
实际利率过高
这里就有朋友会问了,既然经销商说的这么明白了,怎么还会有陷阱呢?真相是:其实你没必要花这么高利率买车的!很多朋友是第一次贷款,对贷款利息等等是没有什么概念的,这时候最容易被销售员忽悠,花高价贷款买车回家。所以买车的时候大家可以多去几家同品牌不同4S店,了解各家的贷款政策,选择最优贷款方案。
支招:
多对比4S店,了解行情,选择最优贷款方案购车。
贷款金额不对称
杭州网友“冰棒哥”最近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在2013年1月通过担保公司贷款,购买了一辆车价47.48万元的新车。首付14.48万元,分期金额37.2254万元,贷款年限3年,并支付了1万元的保险押金。“冰棒哥”说,出于对担保公司和银行的信任,他是在前者工作人员提供的空白合同上签字的,一式三份。之后,担保公司找了各种理由没有向他提供属于他的那份合同。关于贷款额和月供,当时担保公司工作人员给“冰棒哥”的算法是:贷款额为车价47.48万元的七成,取整为33万元。三年总利率12.8%,那么三年总共支付金额为33万×1.128=37.224万元,分摊到每月为10340元。
今年7月,因为手头宽裕,“冰棒哥”决定提前还清贷款。可他到银行一查,着实吃了一惊。原来33万元的贷款额变成了33.7095万元。也就是说,“冰棒哥”一直都在为这多出来的7095元支付利息。对此,担保公司的说法是:多出的7095元是手续费。“冰棒哥”则表示他已经在担保之时支付过一笔不少于3%的手续费。类似“冰棒哥”这样陷入车贷陷阱的绝非个案。
为何会无故多出7000多利息呢?询问了身边一些汽车销售,他们说,多出的7000多元利息会均摊在月供里,只比当初和顾客说好的利息相差几百元,会以“估算错误”的借口搪塞过去;或者是在贷款时申请总金额多出来自己收取,实际上给顾客承担。
所以在这里要建议大家,贷款时一定要看清楚合同,并且合同中要包含所有按揭出现的信息:贷款人、贷款金额、贷款年限、手续费、利息、押金、月供、提前还款违约金、车辆转售等等信息,这样即便有争议也可凭贷款合同维权。
【融城网】支招:
贷款购车要签订贷款合同,明确贷款中包含的所有事项,一切以合同为准。
捆绑销售
买车时还会出现这种场景:计划全款购车,但是销售顾问介绍说现在贷款购车即可享受1元保险服务,诱导贷款买车。在这类情形中,其实1元买保险仅仅是赠送了一些基本险,如第三者和不计免赔等等,金额较小,其他保险依然要掏钱购买,相对于全款来说,虽然保险便宜了几百块,但是却白白多出手续费利息等等收费。
【融城网】支招:
全款或者贷款买车,根据自己需求来定,即便真的有便宜的贷款,也要注意是否有附加条件。
分析完贷款买车的重重陷阱,朋友们是不是心里更没底啦?不用担心!现在就给大家支几招!
【1】付款方式根据自己需求来定。
贷款或者全款,根据自己需求来定,不要被表面的蝇头小利蒙蔽了,花了大价钱!
【2】贷款方式多样,全面了解,避开陷阱。
4S店目前提供的贷款方式大体分三种:
一种是厂家金融-这类的金融政策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其他人员可操作性较低,利率视品牌而定;
一种是银行按揭-这类金融政策账目简单,不易被骗,且直接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风险较小,相对安全。
还有一种是担保按揭-这类金融方案一般是针对“三无人员”,无房产证无担保无工资收入,这里说的无工资收入指的是银行流水中没有工资体现。由于“三无”,所以放贷方考虑评估风险较大,故这类按揭费用也较高,销售员或者其他人员可操作性也强。碰到这类的,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
Ps:信用卡贷款这类不在4S店提供的贷款方案之中。
【3】签订贷款合同,保留贷款凭证。
合同要体现贷款的详细信息:贷款人、贷款金额、贷款时长、贷款月供、贷款附加费用、提前还款违约金、车辆转售注意事项、保险捆绑情况,如有抵押,抵押物品处置方式等等。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应的,在签合同之前一定要仔细确认,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一切以合同为准。即使最后出现了上述这些情况,但你签字了,也依然是按照合同上为准,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