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海自贸区挂牌一年之后,去年年末国家再次相继批复广州、天津、福建等自贸区的筹建工作。自成立以来,上海自贸区根据区内实际情况多次调整“游戏规则”,包括负面清单的扩围等。然而在各项政策的扶助之下,新生事物的发展还是逃不了摸索前进的过程。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9月,自贸区的贷款余额823亿元,同比零增长,而同期上海地区银行业的贷款余额增幅为6.9%。相比之下,自贸区金融业务增长明显落后于区外,缺乏有效商业模式和业务来源成为自贸区金融机构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相关分析认为,影响改革进程的因素包括:现有管理机制影响决策效率;金融制度改革缺乏很好的协同性,具体细则落地慢;对自贸区政策“可复制、可推广”的认识存在偏差;自贸区要改革不等于不要政策。
鉴于上述现状及原因,上海自贸区还需从如下几方面做好善其身的工作:
第一,进行监管组织与金融监管模式创新。从我国现阶段经济和金融现状来看,混业经营程度逐渐加深,宏观金融结构日趋复杂化,目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制度框架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压力,统一监管渐成共识。但是,短期内制度整体切换成本较高,因此,在上海自贸区进行“大金融”监管改革试验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在监管体制上先破后立,主动适应国际普遍通行的金融混业模式。
第二,优化FT账户管控机制,增强“一线”“二线”资金互动机制。依照“一线宏观审慎,二线有限渗透”的监管原则,央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管理业务核算业务实施细则(试行)》落地后,上海自贸区FT账户业务正式启动,自贸区企业不仅可以透过该账户在区内开展投资汇兑、经常与直接投资项下的跨境资金结算,境外人民币离岸市场低成本融资汇兑的路径也已走通。但在建立自贸区与区外境内两者的资金“后向联系”方面还有待探索。可以按照企业投融资汇兑需求预测实行自贸区“年度总额控制”的模式,央行等监管部门可以在遵循“有限渗透”原则之上分阶段扩大或收缩汇兑额度,同时提升金融机构开展分账核算业务的自主性。
第三,创造政策优势,吸引国际金融机构、业务与人才。与海外金融中心比较,上海拥有对内强健的经济与金融腹地、中国内地体系最为完整的金融要素市场、国际化水准基础设施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短板则集中在金融对外开放度与自由化度、业务深度和国际化金融人才等方面。因此,利用好上海自贸区在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和离岸金融等领域先行先试的改革机遇,是上海缩短与传统金融中心差距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