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监会在2015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会议上透露,截至11月底,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1%,较三季度末的1.16%上升了0.15%,较年初的1%上升了0.31%。
临近年关,高攀的不良贷款,对高管来说,难免在与同行的对比中受到股东以及投资者质疑;对基层员工来说,不良贷款上升,意味着更多贷款逾期或不能收回,进一步会影响到年终绩效评估和奖金。
可是,不良贷款率真的越低越好吗?对比具有成熟金融体系的欧美诸国,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长时间内保持了比较低的水平,根据世界银行搜集 的数据,截至2013年年末,中国大陆商业银行不良率为1.0%,美国为3.2%,英国为3.7%(2012年年末数据),法国4.3%,德国2.9%, 日本2.3%。
另一方面,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全球前1000家银行利润与资本实力排行,工行和建行排名前两位,中行和农行也位列前十,中国主要银行的税 前利润总额占银行业全球利润的32%;其次是美国,占比为20%。无外乎业内专家认为,相对中国银行业的利润水平,2%以内的不良率都在安全边界之内,无 须过于担心。
实际上,对商业银行来说,适当而不是过低或过高的不良率更有利于经营和发展。
首先,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不良率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就可以了,问题是如何在这个不良率水平上避免经营风险。而这个不良率水平本身也并非银行内部 风险水平可以完全决定的,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化、企业盈利能力的波动、区域经济波动和信用状况的变化都对会对商业银行不良率产生较大影响,对于商业银行来 说,需要做的是,如何针对外部情况,确定自身的合理风险水平,并在此风险水平上做到利润最大化更为合理。
其次,低不良率不代表银行未来信用风险低。银行的不良率是贷款五级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中后三类,和各项贷款余额的比值,而不良贷款本身就是已发生损失,而不是潜在损失,对未来银行的信用风险水平表征意义有限,不具有前瞻性。
最后,应增加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银行不良资产的容忍度。有研究表明,宏观经济增速每下降1个百分点,银行不良贷款随后可能上升0.3到0.6个百 分点,而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不良贷款上升的幅度可能更大。银行业是顺周期行业,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周期的固定资产投资紧密相关,当前阶段,宏观经济 增长放缓预期强烈,经济转型压力巨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尤其明显,银行不良率不断攀升也在情理之中。
在未来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各家银行更应该找好盈利和风险之间适合自身策略或者经营特色的动态平衡点,而不是不良率一味求低,监管部门或者银行自身也应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产品执行不同的不良率,有不同的容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