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普及的当下,以第三方支付、P2P贷款平台、智能贷款搜索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无不体现着网络的重要性。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让金融变得更加智慧。
第三方支付和网络贷款平台快速发展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每年几乎以倍增的速度增长。据研究机构预测,2012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约为3.9万亿元,比2011年增长 79.4%。而在移动支付层面,银行业、第三方支付业纷纷推出手机支付产品:去年8月18日,浦发银行发布了手机支付系列产品;8月21日,中国银联开展移动支付业务,计划在多个城市启动业务试点;8月29日,中国银联与中国光大银行在北京签署移动支付战略合作协议;9月18日,招行联手HTC,推出招行 “手机钱包”;10月18日,支付宝发布“超级支付”……有机构预测,到2015年,我国移动支付规模将突破7000亿元人民币。
在P2P网络贷款平台方面,以人人贷、拍拍贷为代表的P2P贷款平台,虽然2011年才开始真正兴起,但发展迅速。安信证券在2012年12月的一份报告中表示,目前国内活跃的P2P平台已超过 300 家,而去年整个P2P行业的成交量预计将高达200亿元。无论从机构数量还是交易金额来看,国内网贷行业已粗具规模。
银行网点的网络化趋势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截至2011年末,全国银行网点达20.09万家,新增网点7023家,从业人员 319.8万人,电子银行交易629.2亿笔,交易金额高达719.76万亿元,全行业离柜业务率达到50.54%,服务效率和服务速度得到大幅提升。 “网络化是银行的一个趋势,现在不仅个人业务,公司业务也部分是能在网上进行的。其实,个人业务在网上进行的替代率可以达到70%,而公司业务在未来是能够达到50%的。”中信银行负责人表示。支撑商业银行积极拥抱网络的一个重大动力便是成本,在城镇设立一个物理网点,商业银行所需的成本少则几百万,多则数千万,而“网络化”投入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据有关方面测算,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办理业务付出的成本仅为普通营业网点的1/10左右。从国外经验来看,已经有商业银行实现没有物理网点,完全依靠网络来进行业务办理。
大数据与金融紧密结合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及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当前数据量的增长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厂商、分析师以及技术专家认为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数据大集中”的发展趋势已在金融业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一些大型的银行已纷纷走上了这条道路,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已经投入到对数据中心的建设中。事实上,对于众多银行而言,确保每周24小时持续运行已经不再是对数据中心的惟一要求了。日益复杂的应用系统、海量的数据交换以及不断的更新使得数据中心在其网络系统中占据及其重要的位置。
我们以银行小微企业和个人信贷为例。从自动化和集中处理流程方面看,小微企业和个人信贷的融资需求通常金额小、笔数多,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完成处理流程,因此,单位处理成本比大中型企业的融资业务高。为降低处理成本,不少商业银行重点在小微企业授信业务的流程处理上,通过建设一套高效的小微企业授信业务系统,支持从申请受理到评估审批再到放款及贷后管理的全流程处理自动化程度的提升。在提高业务处理效率的同时,实现规模经济。
不过这种方式也面临着数据规模、速度和多样性要求的挑战,成本和运营压力很大。有没有更合理的解决之道?【融城网】的智能贷款搜索不失为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融城网】只提供交易环节外的在线智能化金融服务。这种智能金融搜索服务将互联网的大数据、搜索引擎技术与金融顾问、贷款初审等进行优势结合。在实践中,这种服务模式已经将传统信贷服务从时间与人力成本过高的束缚中解脱了出来,实现了业务流程的更新。事实上,以上仅仅是【融城网】的基础功能,它更大的作用在于利用数据的可追踪性和可调查性等特点进行智能分析和匹配。我们从营销平台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营销从过去的用户被动接受(如报纸、电视),逐步转化为互动式营销(如搜索引擎)。以搜索引擎为代表的新营销,是基于用户网络浏览行为、主动搜索动作所实施的营销,因为这些信息反映了用户的真实动机。融 360基于用户最底层的搜索信息和数据进行有效挖掘,不断调整产品排序并反推用户贷款意愿,实现对用户搜索请求的智能响应。而在商业银行服务方面,用户真实的搜索数据反映了有效需求,商业银行可以针对用户需求设计更有针对性的产品。
总之,互联网信息的普及性、共享性有别于此前的时代,我们可以利用优质的互联网平台打破信息不对称,实现金融的智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