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融城网 > 在线贷款 > 网贷资讯 > 过剩的金融

过剩的金融

时间:2019-06-10 人气:

昨天,笔者的《换个视角看现金贷:是否每个借款需求都该被满足?》讲了资金的短缺,今天想顺着这一逻辑,来和大家聊聊金融的过剩,资金的短缺和过剩的金融哪个更容易带来风险?


有我有个朋友做了一个互联网金融公司。异常的是,他前两年都快趴地上跑不动了,今年却终于缓过一口气,可以正常发展了。昨天我跟他更新数据,说2016年底正常运行的互金平台已经从以前的好几千家跌到了2400家,2017年里少说还要再减半。他嘘出一口长气,说太好了。

我们的聊天,就从网贷行业说起。进而聊到了一个悖论:“资金短缺与资金过剩,哪个更能带来风险?”。继而又聊到了金融的“双刃剑”作用,这两年我们都尝够了金融过剩的破坏性。本期“愉见财经”就来聊这个话题。

这个朋友的互金平台情况之所以与整个行业背离,在于他一直没跟着发疯,恰恰是他的清醒,一路害惨了他,规模根本做不起来。规模做不起来,就意味着你都没故事好讲,资本根本不来青睐你。他做完PRE-A以后,A轮都难。之前看在他核心团队金融业出身而投他平台的股东们,也不断给他施压。

猪都被吹上风口,人还在地上行走。金融与资本的连环相扣下,是一场很明显的“劣胜优汰”。

他不肯把规模拱大,其实很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资产荒”,风控底线一高,规模肯定受限。当然如果说得复杂一点,还有诸多细节。

比如业内有些个吹牛着自个儿大数据能力的平台,说到底无非就是做做“大数法则”,并没有核心风控能力,只管拉到篮里都是菜,反正规模业绩先行,故事往大里说,风险都是有滞后性的,大不了到时候不停借新还旧呗。

就这还算是好平台了。更糟糕的,是直接庞氏骗局了,连个真实的资金投向都未必需要。

至于资金端,也就是让客户来买产品,前两年反而是对好平台来说成问题,越糟糕的平台还越不成问题了,像骗子平台中晋,公安上门前一周,产品好卖到排队,门店全部加班也服务不完那么多送钱上门的顾客。我曝光平台的稿件出来的当天,有投资人骂到电视台楼下、电话打到我手机上,认为查处这样一家从来都刚兑的平台,还是有关部门裹挟媒体的阴谋了。

说到底,还是收益率。朋友的平台找到的资产好,利率放不高,那负债成本也受限不能太高;骗子平台想开多高就多高,反正借新还旧。而大部分普通投资人的风控逻辑,到今天还是——

从众心态:反正那么多人都投了;

经验主义:反正这平台以前都刚兑了;

无视风险收益对等:反正有问题就上街闹事找政府;

侥幸心理:反正这么高的收益率就算赌一把也划算。

在这样混乱的市场里,朋友的平台还在坚持每单标的都要线上结合线下去做贷前中后的审查,当然就OUT了。直到行业被整顿,裸泳的被带走,投资人回流到他的平台,他一肚子憋屈才算有了出口。

但还好他还算撑到了这一天的。还有好平台壮烈在半路的呢。

有我这朋友老是说两句话:

做坏金融的都赚钱了,做好金融的就撑不下去了;

做金融的都赚大钱了,做实体的就撑不下去了。

这个朋友的故事对应了上头的第一句话。同样“劣胜优汰”的故事,还发生在我一个做大宗贸易的采访对象身上。他对应第二句话。

做大宗贸易当然需要融资,需要银行资金的支持。他也融。但他胆子小,融来的钱就去进货,做实业和实际的货物运转,有钱就能扩大贸易量,赚取更多的货物进出差价;他也用融来的钱去争取别人做不了的下游:为下游垫资、先行铺货。

一切风平浪静,直到更野的路子出现,一个新的商帮群体卷走了他的业务量——这个新的群体缩小做贸易的差价,甚至可以平进平出,只为滚大贸易量数据;然后用真真假假的贸易去开信用证并做信用证套现;去做重复抵押和互联保以求更快扩大融资量。

融资,可以撑死胆大的——做实业的纷纷变成了做金融的。把低息的资金投去高息的领域,比如月息三分的同业拆借、月息超过三分的高利贷领域、投向在那些年看来涨价从不见顶的房地产领域就行。这样吃吃资金差价,比一单一单做贸易可快得多。所以谁还在乎在贸易上赚多少钱呢?

因为做坏了实业的定价,老老实实的贸易商只能被边缘化。市场很快都是他们的天下,原行业就“空心化”了。

但贪婪和恐惧总是交替出现。杠杆垒太高的地方,总会在货币政策偏于收紧及资产价格停止飞涨的那些年出事,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家一家倒下,最后发现全行业倒了一大半。

然后呢,就像轮回一样:做实业的人又有饭吃了,行业又趋于正常了,金融又来了,发现做金融赚钱更快的人也来了,然后只想老老实实做实业的人就被边缘化了,无心做实业的人反正占领了行业,然后杠杆都起来了,繁荣到过度了,新的灾难就尾随了。

过于发达的金融就成了这个过程中的“升降梯”——无论是向上,或是向下。

我那朋友有次唏嘘,问我:资金短缺与资金过剩,哪个更能带来风险?

有在做钢贸调查的那几年,“愉见财经”曾聊过一个类似于“劳伦斯魔咒”的判断。“劳伦斯魔咒”认为,摩天大楼立顶之时,就是经济衰退之时。

有意思的是,我曾注意过,从前上海一众钢贸商的豪车,过年时一个周宁小县城里挤满的宝马路虎,牌照绝大多是“沪J”、“沪K”。我好奇地查过资料,发现“沪J”、“沪K”基本是2009年下半年、2010年上半年投放社会资源库的。算到钢贸危机的2012年,正好是2~3年,相当于盖一幢大楼的时间。

摩天大楼立顶之时,就是经济衰退之时。不管是集中的豪车、还是突然扎堆同一时期建立起来的豪楼,都是货币大投放下,金融过热的某种反应。这个类似于玩笑的“魔咒”背后,如果有值得推敲的地方,那或许是:一个领域的经济金融过热,往往会酿造风险。

我的一个弟弟,把保送去中科大的机会活生生浪费了。他说他什么学校都不稀罕,只看中专业。他说只考金融系,当什么科学家呀。赚钱要紧。

做计件工资的(比如我们媒体就是个典型哈哈),不及做管理的;做管理的不及做金融的;做金融的不及做资本的。如果粗暴一些忽略细节地总结,似乎不少人都这么想象。(当然这里忽略“金融民工”,其实“金融民工”们无非是身在金融业做着计件工资而已。)

有时候我不知道做金融的,赚钱太多太快,到底正不正常?

静下来一想就明白,金融业本身根本就不直接创造财富,他们只是搬运工而已。真正创造财富的是实体经济。要是没有实体经济,到处都是搬运工,最后肯定是死路一条啊。

真正的、有益的金融逻辑,应该是:把钱,从资源冗余效率低下的地方(比如储户),搬去资源稀缺效率高企的地方(比如需要资金支持扩大生产的某实体企业),从而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产出。而金融业在中间,核心是做好风控、平衡好资负、做出合理的资金定价。

有了搬运工,有了更多产出,就创造了更多财富。这些增量财富,回头来,再分配给让渡了一定时间内资源使用权限的储户、分配给真正创造出财富的那些实体企业、当然作为中介的金融业也应对为其服务而获得其中的一小部分。当然,为了使这个过程更有服务能力,金融开始创新,带上杠杆,以更高效和精确地引领社会资源的流动与配置。

但一切的根本,需要金融的最初原因,是让实体经济这个唯一真正在创造新增财富的家伙,活得更好更滋润,而不是被“劣胜优汰”淘汰掉。社会大家庭里的劳动力都不干活了,全是些搬钱花钱的主儿,那就惨了。

那怎么让劳动力继续劳动呢,或许真该让他们得到得更多,要不他们傻啊,搬钱的都比自己滋润,干嘛还要苦守实业?连我18岁世事未谙的弟弟都不想当科学家,只想当金融男了。我读书那年,新加坡政府奖学金都发到高中,去锁定优等生苗子,全奖大学教育,就为了他们大学毕业后肯当公务员,而不是一等娃娃全进了国际投行。

其实何止是这里。发达国家发达的金融也在闹腾人心。美国金融GDP占比高达20%左右,金融资本也凌驾在实体之上,各种获取短期暴力的投资和交易模式受到追捧。但这些说到底变成了钱跟钱玩的游戏,不再是保驾护航实体经济。

当然,这些内容再往下说,就该涉及社会机制怎么建设、金融体系该有怎样更健全的制度保障、社会财富如何更合理分配等等。这些大家得听各路学者专家的。我这个文科女小记者,能力所及也就只能给大家唠唠我所见所闻的真实故事。

以及这些故事里的人,被抛向金融的潮起潮落背后,那些不断轮回着的因果。


展开,查看全部
  • 相关文章
  • 推荐文章